好文好圖用作善意分享。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必當刪除。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10/6/14

佔領中環實況報導 (老九提供) (10/06/14)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OCLP),簡稱「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和平佔中」或「佔中」,是2014年9月28日起發生在香港的一埸爭取民主選舉的政治運動。事件演化成大型的集會示威政治運動 ,引起國際關注,外國媒體以「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來形容。

「佔中」政治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蘊釀,由香港大學副教授戴耀廷、陳健民及基督教牧師朱耀明等人發起,以佔領香港的政治及商業中心——中環來向香港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施壓,反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定立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拒絕由中央事先決定的候選人之間做出選擇,並重啟諮詢,又要求採用由民間提出,包括公民提名候選人等方案。

2014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未來香港行政長官的候選人將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產生,​​不允許公民提名。引起了部分香港人強烈不滿,認為這是中共控制下的假普選。2014年9月27日晚上,響應「佔領中環」的學生團體學聯及學民思潮發起集會,獲得部分市民支持,大會宣稱有5萬人出席。而蘊釀一年多的「佔中」行動發起人戴耀廷趁當時形勢,於翌日9月28日宣佈正式啟動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香港政府總部作為起點。成千上萬的人走向位於於金鐘的政府總部集會示威,政府則將行動定為非法集會,出動了防暴警察用了87枚催淚彈,間接引起民憤,令更多市民參與[8]。示威活動更蔓延到香港其他地區,例如旺角、灣仔、銅鑼灣等等人流密集地區。

背景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除了國防和外交外,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維持原有的立法權、行政權、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例明香港要以「循序漸進原則」實現普選,香港自1997年後,已產生了四屆香港行政長官,全是選舉委員會選出,而選舉委員會產成員中,佔絕對多數是政治觀點親中央的人士,中共中央從而保證了一定的人士必然當選成為行政長官,廣大香港居民並無資格參與選舉,因此,不少香港人和媒體稱之謂「小圈子選舉」。而自香港回歸以來,爭取普選行政長官的聲音不斷。例如根據2007年8月,港大民調顯示,支持普選的市民甚至超過一半。

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了香港普選時間表: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立法會全部議員可由普選產生。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為落實普選,會充分考慮了市民、社會各界及立法會的意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現正進行政改諮詢。對於普選方法,早於2010年,泛民主派等人已多次促請政府盡快諮詢。

2014年6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自香港主權移交17年以來單方面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作出闡釋,《白皮書》中指出香港社會有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 認識模糊、理解片面。「一國兩制」方針中所指的香港高度自治「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並指出在「一國兩制」中,兩制僅能「從屬」於一國,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特首與立法會普選制度都「必須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實際,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特別是要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的法律地位,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就《一國兩制白皮書》的發表,香港多份報章發表評論,《明報》的社論表示,中央處理香港事務由過去的寬鬆變為收緊,中央全面掌控香港事務,港區政協委員何柱國擁有的《星島日報》的社論則認為《白皮書》提到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沒有什麼新意,只是中央首次如此詳盡地闡釋對香港的權力,是為了打破一些人的幻想。而《蘋果日報》報道引述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白皮書》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國際認可的法律條文《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修訂版,而新的演繹違背了鄧小平的原意,習近平這樣做也違背了國際法精神,將會使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破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014年8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就政改決定草案所作的說明中再次強調,行政長官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的原則,對於「愛國愛港」論,多位香港民主派均表示不滿,香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表示反對只有由中央挑選過的人讓大家投票選舉的。香港公民黨主席表示,這篩選方法顯示中央不信任香港人。香港工黨主席李卓人說如果中央設「篩選」的話,明顯是針對香港的泛民主派,是「假普選」。香港大學法律教授陳弘毅認為,「愛國愛港」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又認為香港普選應採用法律上可操作的標準和制度。

佔領過程

9月27日 集會
9·27添美道集會,始於2014年9月26日深夜,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等香港學生組織主導,由,目的是反對香港政府所提出的普選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大台指在當天晚上高達5萬人參與集會(不包括場外反包圍人士數字)。警方當日在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清場,合共拘捕74人,年齡介乎16至58歲。

這次運動以一批學生衝入位於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作為開端,集會在警方封閉公民廣場後擴散至金鐘多條街道。集會開始後,另一爭取普選的大型政治運動——佔領中環——亦宣布開始。此後,示威規模逐漸擴大至中環、銅鑼灣、旺角等其他地區,有傳媒將之「遮打革命」。

9月28日 衝突
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與2014年9月28日凌晨1時40分於政府總部東翼入口廣場(公民廣場)宣布《佔領中環》運動正式啟動,將以佔領政府總部為起點。戴耀廷表示,佔中的訴求包括要求撤回人大落閘的決定、重啟政改,以及特首梁振英重新交出反映市民真實意願的政改報告,否則佔中行動將會升級。原本在場參加集會的市民,對戴耀廷宣佈啟動佔中運動,有不同看法。贊成者指既然已有這麼多人齊集,發動佔中是好時機。但亦有人認為,學生本來是罷課,但集會變調,感覺被騎劫。

原本聚集於香港政府總部(簡稱政總)周圍,希望香港政府特首梁振英出面回應港人爭取直接普選的訴求,梁振英不但拒絕學生與他對話的訴求,反於政總周圍佈署大批警力,逮捕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學聯秘書長周永康等多名學生領袖。

28日凌晨1時40分,戴耀廷等佔中三子宣布和平佔中活動提前舉行,號召更多港民前往響應,唯早上人群大多散去,現場人數從昨晚的8萬餘人驟減為數千人,

突破防線 市民佔據街道。警方施放催淚彈。示威群眾四散至中環一帶 金鐘站封閉。學聯呼籲全面撤離 發起無限期罷課。佔領銅鑼灣及旺角。中大集會。

9月29日 局勢緩和

佔中啟動超過一日,引發的示威持續,中環、金鐘、銅鑼灣及旺角,仍有大批市民聚集,並佔據馬路。凌晨時份,途經旺角的警員曾一度被大批示威者包圍和追罵。天亮後,多個示威地點氣氛大致平靜,秩序良好。在金鐘干諾道中,大批警員繼續佈防戒備。海富中心一度掛出倒轉國旗,在場人士曾一度拍手歡呼。

政府於10時16分發聲明,表示防暴警察已經撤離,呼籲市民和平散去。

9月30日 佔領尖沙咀

10月1日
凌晨0時起,越來越多人向尖沙咀聚集,至0時10分,現場有約200人,有人坐海防道廣東道交界,也有人垃圾桶及大木箱擋路。但有路人經過不滿佔領行動,一度與集會人士爭執。至上午7時已有超過千人聚集。有學生即製標語叫口號,又擋在正戒備的警察前面,呼籲市民支持和平非暴力。

至8時左右,銅鑼灣集會人數減少至約200人。由於時間尚早,大部份人仍在休息,氣氛平靜。

10月2日
5時許,添美道忽然出現幾名身穿藍色單車衫、寫有「佔中糾察隊」字樣的人士抵達,稱要運送物資要求集會人士拆除路障,但隨即引起集會人士質疑其身份真偽,及是否有必要拆除路障,期間一度聚集幾百人鼓譟,最終「糾察」離開始平息風波。8時,學聯在其facebook專頁澄清其糾察身份。

10月3日 反佔中人士與佔中人士發生衝突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一些反佔中人士的衝突中有親中共勢力的間接參與,還列出「價格表」,然其真實性存疑。

10月4日
早上旺角主台一帶佔領區估計仍有千人留守。有義工一直在「執垃圾」,也有人整理物資。凌晨時份有人重整被破壞路障,繼續佔領,並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10月5日
由於旺角有大批反佔中暴徒毆打和非禮和平集會市民,有旺角義工宣佈帶同物資撤往金鐘,並向連日受影響的小店及市民道歉。此番言論引來不少留守市民反對,指連日來面對警黑合作,但眾人也撐下來,又認為每天也有清場可能。有堅持留守的市民表示,路障是為保護在場人士,絕不能清除,而旺角也有戰略意義,可分散警力,認為死守旺角等如協助佔領金鐘。其後在場市民輪流發言,清一色表示要死守,又指旺角根來沒有大會指揮,認為有人騎劫集會者決定。現場亦有反佔中人士破壞集會橫額,被集會市民包圍,但警方指未有證據顯示破壞行為將其放行。

10月6日
大批軍裝及便衣警員午夜湧進旺角集會一帶,凌晨的街頭顯得秩序井然,雖然間中發生小插曲,例如有反佔中人士在砵蘭街與亞皆老街交界被集會人士指斥亂拋雜物,雙方因此齟齬,最後由警員到場調停及帶走反佔中男離場,以免進一步激發肢體衝突。通菜街至上海街一段的亞皆老街佈滿站崗的便衣警員,他們更不時向巿民作出溫馨提示:「巿民退番少少,有車會過,危險呀!」警民關係比5日緩和。

以上部份摘自維基百科報導。更多詳情,可點擊參閱以下網站:

佔領中環 维基百科